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以金华为家

义乌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出入境办事大厅,中英文双语广播持续播放叫号信息。肯尼亚商人侯赛因办理居留签证,从取号到完成办证业务,全程用了10分钟。他高兴地说:“在义乌办事,不仅只需跑一次,而且速度快得像高铁。”

这办事效率,得益于公安部门推出的外国人创业无忧“一类事”集成改革。作为国际贸易大市,金华每年吸引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名外商前来经商。之前,外国人在金办事需要多头跑、多次跑,加之语言障碍等因素,办事效益低、成本高、体验差。2016年,义乌市专门为外商发放外籍商友卡,打通各部门、简化办事流程。2023年,在金华市公安局指导下,义乌成立外国人“创业无忧”通办窗口,开全国先河,也成为我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最佳实践案例”。今年5月,浙江省首个外商综合服务平台“义境”App上线,涉外服务事项从线下办向“指尖办”迭代跃升。

进得来

每年外国人入境超过50万人次,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义乌涉外领域改革始终走在前列。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队长王娇燕从2007年开始从事出入境工作,用她的话说:“义乌是一块改革试验田,改得早,跑得快,满意度高。”

义乌繁荣的市场让众多外商深感这是一片创业沃土,但20年前要在这里扎根需要经历很多繁琐的流程。2002年,尼泊尔商人毕需努经表哥介绍来到义乌篁园市场,瞬间被眼前琳琅满目的货物震惊了,“我当即决定留在中国,留在义乌”。但刚到义乌不久,他的签证将到期,中国的生意伙伴帮他到金华市区跑了好几个部门才顺利续签。

按照规定,外商在华创业需要跑国安、科技、海关、公安4个部门,办理备案公司选址、审批工作许可、申请健康证明、申请停留居留等手续,整套手续走下来至少需要29个工作日。外商办事,少不了“跑”,少不了“等”。让他们能够顺利“进得来”,是优化国际化贸易营商环境的第一步。

2016年,义乌率先为外商发放外籍商友卡。有了这张卡,外商办理签证方便快捷,看病、就学等方面也能和当地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外籍商友卡是义乌外国人服务管理领域改革的一项创新成果,加载了金融服务、诚信体系、社会保障及外商服务平台等多种功能,为外商在义活动提供‘一卡通办’便利服务。”王娇燕介绍,外籍商友卡也是外商展示自己良好信用的金名片,可以增强市场经营户对外商的信任感,促进双方贸易顺利完成。

20多年,毕需努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亲身感受了义乌创业环境的变化。如今,他在义乌娶妻生子扎下了根,“政府服务越来越贴心,我常常忘记自己在义乌是个外国人”。如今,每年往来义乌的尼泊尔商人有6000多人次,设立企业超过70家。

2023年,义乌市公安局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全省首个外国人“创业无忧”通办窗口,外国人创业涉及的9项审批业务中,5项全程网办、2项零跑即办、2项只跑一次,实现外国人创业“一类事”一个窗口一次办,将公安审查前置,审查通过后再由其他部门同步对申请人的金融、信用、健康状况进行并联审查,共享申请信息,互认审查结果,审批周期从29个工作日缩减为10个工作日。

留得住

这两年,为进一步便利外商创业,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给信用良好的外商提供签证便利,居留许可最长可签发5年,目前已为156名外商提供相应服务。

“我们不仅要帮助外商在义乌把生意做好,还要通过各种优质的改革服务举措,让他们扎下根来。”王娇燕说,今年5月23日上线的“义境”App,为外国人提供衣、食、住、行、商等全方位服务指南,涵盖126项咨询业务、17项在线办理业务。目前,该平台注册数已经超过1万,办理业务量超过1.5万件。

外籍商人留得住,是推动国际贸易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外国人创业无忧“一类事”集成改革框架下,我市从为外商办理医保、税务,提供资料收集、免费翻译咨询和涉外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等“关键小事”入手,联动多部门推出一系列精准便利的政策,不断释放改革叠加效应。

留学生留金创业人数逐渐增加,也印证着此项改革的成效。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周边省市高校留学生被金华的外国人创业政策吸引,纷纷在金创办企业。“我们免出境就能直接换发工作居留签证,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实在是太便利了。”金华职业技术大学2022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优秀毕业生、卢旺达留学生卢文涛说。

卢文涛毕业后,通过前期调研的信息基础与市场需求,与朋友成立金华铭策贸易有限公司,从事贸易经济、销售代理与货物进出口等业务。为配合进出口贸易,卢文涛同年成立卢旺达MINGCE航运公司,拓展海运、空运、陆路运输服务,建立了从采购、运输、售卖的一条龙商贸模式。“现在去外国人创业一站式窗口办理业务,各项手续十分简便,为我们节约了时间成本。”卢文涛说,这更加坚定了他扎根金华的决心。

这两年义乌每年新增2000多名外籍商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高素质高学历留学生。为让经营主体放心创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义乌市公安局打造国际贸易风险预警处置平台,全力护航国际贸易。

融得进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米卡来中国已有8年,如今在义乌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这座城市的包容度很高,客户很热情,做生意特别顺利。我很感谢这座充满激情的城市,让我的人生变得更精彩。”如今,她已经把义乌的几百种饰品卖到亚洲、欧洲和南美洲,仅乌克兰就开了50多家分店。

在义乌,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常住人员1.5万人,因文化、习惯、信仰等差异而引发的商贸经济纠纷不少。2019年,米卡受聘成为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小组成员。“我们经常参与普法宣传,分发宣传手册和宣传单,推动外国人普法教育的进程。”米卡说,帮助外商调解各种问题,既能获得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也让她深入融入这座城市。

外籍商人融得进,是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基石。

“我们在出入境大厅建立义乌市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在稠城词林、江东鸡鸣山、后宅金城等地布局8个服务站点,提供政策宣讲、法律咨询、涉外调解等13项家门口服务便利,鼓励外商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组织各类社会融入活动。”在移民服务中心及站点,能经常看到“洋娘舅”与洋志愿者为外商提供各类志愿服务。

在义乌市稠州北路,有一个火出圈的阿拉伯餐厅——贝迪餐厅,贝迪餐厅的主人是来自约旦的穆罕奈德。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志愿者。“义乌人热情实在,从不对外国人另眼相看,在这里做生意很安心。”穆罕奈德说,他有今天的成就,与义乌政府为外籍人士提供的创业政策和良好服务密切相关,因此他也要力所能及为义乌做点事。

穆罕奈德来义乌20多年,经常帮助刚来义乌的外国客商租房、招聘员工,定期给他们介绍最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帮忙调解不同国籍客商间的经济纠纷。2014年6月,穆罕奈德受聘于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同年11月获得浙江省政府为表彰作出突出贡献外籍人士而设立的最高奖——西湖友谊奖。如今,穆罕奈德还是义乌市稠城街道词林移民事务服务站“奈德之家”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并引导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加入其中。穆罕奈德说:“如今在义乌扎了根,我的家人和事业都在这里,义乌就是我的家。”

环境好了,服务优了,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以金华为家。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4998.8亿元,同比增长16.6%。1—7月,义乌完成外国人居留许可9000余人次。

来源:浙江新闻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